建筑新趨勢,感受“智造”未來
建筑業步入存量時代,精細化轉型勢在必行。
4月1日,住建部部長倪虹出席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(2023),就“如何學習借鑒汽車產業、為人民群眾建好房子”,談了四點想法。
從前期的設計與建造,到后期的使用與物業服務,住建部呼吁全面學習汽車產業。
目前智能汽車已經廣泛應用了5G、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,大大改善了人民駕駛和出行的體驗,因而要打造好房子,也需要運用數字化的手段,使房子成為科技集成應用的重要載體。
日益成熟的科技生態也為建企、房企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原動力。隨著互聯網原住民步入社會,由于他們對居家環境、工作場所以及城市生活的智能化需求普遍較高,新一代消費者和企業對于科技化程度的期待也將水漲船高。
建筑科技正顛覆傳統格局,成為建企、房企轉型升級的重要賽道;科技思維也已成為企業保持競爭優勢,尋求創新突破的必修課。
當前,中國正朝著“雙碳”目標邁進,建筑行業轉型升級顯得至關重要。在科技進步的推動下,許多建筑施工場景已發生變化,建筑工業化和智能化正在成為現實。
汽車由千百個來自生產線上的零部件,通過科學的設計和精密的焊接組裝而成,要學習這種工業化的生產方式,來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,使房子能夠標準化設計、工廠化生產、裝配化施工、一體化裝修。
同時也要堅持綠色發展的理念,綠色建造正在滲透進城市發展的全領域中,其應用場景也在不斷豐富延展。
《“十四五”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規劃》明確提出:到2025年,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,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%。
城鎮化發展到現在,很多老房子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。房屋就像人的身體,不能每次等到病了才想起要體檢。隨著居住時間的延長,房屋檢測、維護以及修繕改造等是必不可少的,有周期計劃的檢測,對房屋安全、居住者人身安全必要的。
因而要學習汽車根據使用年限進行年檢的做法,建立房屋定期的體檢制度,按照房屋的建成年代、功能類型來確定體檢的頻次,來及時查找和發現問題,體檢出來的問題也就是房屋更新改造的重點,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消除房屋的安全隱患。
同時還要建立房屋的質量保險制度,以市場化的手段來推動完善工程質量和房屋安全監管的體制和機制。
“4·29長沙樓房坍塌事故”發生后,從“全國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”到近期15部門聯合印發《關于加強經營性自建房安全管理的通知》,建立房屋定期體檢和質量保險制度,意義重大。
4S店為汽車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務,好的房子也應該有好的服務,關鍵在于物業,要努力推動提高物業管理的覆蓋面。
物業管理事關群眾生活品質,事關城市安全運行和社會穩定,加快發展物業服務業,推動物業服務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,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。
“大力提升物業服務,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、更舒心”?!蛾P于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》中明確規劃提出,要提升物業管理水平,加強智慧物業管理服務能力建設,提升物業服務質量。
建筑業產品形態、商業模式、生產方式、管理模式和監管方式正在重塑,新產業、新業態、新模式持續催生,跨領域、全方位、多層次的產業深度融合應用場景不斷涌現。
建筑業“政策引導、市場主導”的發展模式,從試點先行到推廣復制,也將創造出龐大的新興科技產業,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完成一次變革、升級、新生。